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外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研究型大学 地理位置优越
  • 建校时间:1915 年
  • 学生总数:1,050
  • 毕业率:71.6%
  • 男女比例:34:66
  • 就业率:89.9%
院校简介 本科申请 研究生申请 院校排名 院校问答
概况

  台湾中央大学(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中文简称:中大,英文简称:NCU),是一所现址位于台湾桃园县中坜市的知名大学,其前身为民国4年(西元1915年)成立的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经民国11年(1922年)并入国立东南大学,民国17年(1928年)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民国51年(1962年)在台复校的发展,目前是中华民国教育部认定国内七所研究型大学之一,亦为“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获选的十二校之一。

  简介

  中央大学于民国四年(1915年)创建于南京,大陆时期为东南的学术重镇,与北大、清华齐名,“民国”五十一年(1962)在台复校,先设址苗栗,后迁址中坜双连坡现址,是一所拥有优良传统、百年传承的优质学府。

  占地广达六十二公顷的中央大学,位居大台北、新竹科学园区及亚太航空城的枢纽,为客家城镇所环绕,兼具国际视野和地方风貌,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纯正的学术风气,一直是中大最珍贵的资产。

  目前拥有文、理、工、管理、资讯电机、地球科学、客家等七个学院,十九个学系和四十三个研究所,学生人数达万馀人,同时设有太空遥测、光电科学、软体、灾害防治、台湾经济发展研究、通讯系统研究、客家研究、学习科技、奈米科技等十个研究中心,以及通识教育、教育学程、艺文、语言中心等四个教学中心,是科学、人文荟萃的综合大学。

  中央大学的教师九成以上具有博士学历,优良的师资一直是人才养成的关键,在教学与研究并重、知识与德行兼俱的办学理念下,师生表现亮丽,无论在教育部的综合大学评鉴,或是国科会的研究奖项中,表现均是名列前茅,目前为国内七所重点研究型大学之一。

  此外,为整合学术资源,追求国际卓越,本校于“九十一年”(2002)与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和阳明大学共组国内第一个大学联盟,名为“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四校资源相互整合,师生资源共享,朝世界级研究型大学迈进。

  八十四年历史的中央大学,位居桃园县中坜市五权里38号,离台北市约一小时车程。就地理上而言,中大享有闹中取静的优势,最适宜学术发展及实务应用。 中大在渡海来台的两千校友的殷切复校呼吁声中,于1962年以新兴科学的地球物理研究所正式招生而在台宣告复校,复校之初、诸事待举、幸赖戴运轨、李新民、余传韬、刘兆汉诸校长坚守岗位,克尽厥职,承袭中大诚朴雄伟的校风,于科学本行外,更进而人文与社会诸学科的拓展,以致行年三十的新中大英壮风发,卓然而立。

  校园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十万株高耸的大树,碧绿的草坪,宏伟的大门,加上完善多元的体育设施,如此师生共聚的校园生活,不仅保有早期书院的美好特质,在人际疏离的现今社会特别容易发挥崇德乐群的教育功能。

  中大目前学生人数7,813人(大学部5,112人、硕士生1,997人、博士生627人、在职专班77人),现有专任老师492人(教授220人、副教授145人、助理教授52人、讲师29人、助教46人)。

  中大人才辈出:融资流通有李国鼎、谢森中校友;为民喉舌,谔谔建言的是余纪忠、楚崧秋、王作荣等前辈;育才兴学如张其昀、朱汇森等。

  组织架构

  之所以会有今日之中大,就如同一具产力精良的器械一般,是要倚靠着各零件与零件之间的组织运转,发挥其缺一不可的贡献方能完成所需。 本校目前分为教研与行政两单位。教研单位分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资电学院、地球科学院六个学院,共十八个学系、二十八个研究所;有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光电科学研究中心、软件研究中心、环境研究中心、通讯系统研究中心、灾害防治研究中心、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客家研究中心八个研究中心,通识教育、教育学程二教学中心,体育室与军训室。行政单位分设教务、学生事务、总务、研究发展四处,图书馆、电算中心、人事室与会计室。

  学术成果

  拥有多项傲人的台湾第一的研究计划与设备,如电浆晶格、远距教学、微波晶体管组件、全球变迁、硅微条探测器、戏曲等研究以及太空遥测中心、土木工程大型力学实验馆、生物污水处理环境、61cm天文望远镜、国鼎经济资料馆、法语电影资料中心等设备。未来除有计划的成立研究中心以扩大研究计划的规模与提高研究品质外,并强调整合性研究群的建立。

  学术研究

  科际整合为二十一世纪学术发展最重要之走向。中大在材料科技如化工、电机、机械、土木、光电、物理等方面,不仅有所专精研究,而且还积极推动其间的整合;至于在信息科技方面,则拥有全国最畅通之光纤局域网络及大型卫星接收站。前者与资管、电机、光电、软件系统及通讯等单位,正朝向整合途径迈步。

  全球变迁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议题之一,中大的科学传统早奠基于『南高』时期,复校的再出发亦起步于战后新兴科学的地球物理,而复校所在的台湾,更因地理位置特殊,是公认研究地球变迁的极佳实验室,中大人对人类未来的命运可谓重责大任矣。

  『整体大环境』之整合研究是中大致力的另一学术方向。所谓大环境,乃以地球为中心,由其内部到表面之陆地、河川、海洋,进而到大气层与太空,关于此,中大尤其基础坚实特别。现有之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天文、太空科学、环境工程等系所及太空遥测、环境两研究中心,多为全国独一无二。若善用此项优异条件,再加上管理及文学院中相关系所,朝着监测、了解、保护大环境及社会人文之影响等方面努力,而发展出跨领域的研究,则中大无疑将居此一范畴中之主流地位。

  图书设备

  总图书馆位于学校正门进口附近,介于行政大楼与旧的中正图书馆之间,为一白色方正的明亮大楼,地上有八层地下有一层,内部可使用面积有四千余坪,自八十二学年度(1993)下学期开始使用。总图书馆采中央空调并且全面采用电子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网络系统、播放系统、视讯监视系统、语音传输播放系统、安全系统、火警警报系统、防盗系统等等。视听资料室则设在旧馆(原中正图书馆)二楼。 图书馆藏方面,至八十二学年度(1993)为止,藏书有中、西文书籍三十万册,现期期刊超过二千种、中西文报纸三十种。另外,非书资料光盘资料三十三种,其中九种为网络版,微缩影资料西文有四十一种、中文有四种,视听资料已有典藏并在积极增购。

  自1992年起开始实施自动化之借还书作业,作透过校园网络提供公众书目检索服务及光盘网络服务。1993年建立整合性图书自动化系统,除图书馆作业全面自动化外,并可透过台湾学术网络与全国乃至全球网络数据库取得联机。

  电算设备

  电算中心拥有VAX9320大型主机,及VAX8650,4300等中型主机,负责并执行全校电算信息的分配与管理。中大自动化信息联机的计算机作业相当完美,内可经由校园光纤网络,使各楼馆直接互通;外则不但和国内网络联机,甚至可跨国与世界各地的学术网络进行对话,随时获取最新信息,故而膺选为桃园地区的网络中心,已协助该地区内其它学术研究单位,以期皆能与台湾学术网络相衔接。

  个人计算机密布,开放给全校使用的光纤网络,各项精密仪器中心、光电实验室、天文台、雷达站影像处理实验室、风洞、水洞、无尘室等,以及功能各具的计算器、语言、视听教室……

  校训

  台湾中央大学的校训是“诚朴”,在对日本抗战时期,因环境的需要,大陆时期罗家伦校长加了“雄伟”两字,现在对日抗战已获胜利后四十七年(1945--1992),校训回复仅用“诚朴”二字。

  “诚”即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其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以其为取得文凭资格的工具。要知道从来成大功业,成大学问的人,莫不是备尝艰辛,锲而不舍地做出来的。对学问若无诚意,结果必至学问自学问,个人自个人。现在一般研究学术的都很少诚于学问。看书也好,写文章也好,都缺少对学问负责的态度。至于人与人间,应当以诚相见,就更用不着说了。

  “朴”就是质朴和朴实的意思。现在有些人,以学问做门面,作装饰、尚纤巧、重浮华;很难看到埋头用功,不计功利而在实际学问上作远大而艰苦的努力者。要体念“几何学中无王者之路(捷径)”这句话。须知一切学问之中皆无“王者之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

  校徽

  设计者:陈之佛教授 (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

  设计年份:公元1930年 图案正中央的牌楼门,是南京四牌楼二号学校雄伟的大门,我们在南京肄业时,牌楼上方由右至左刻有“国立中央大学”六个金字。向大门向里望去,是一座圆顶的大礼堂。这是民国十九年(1930)朱家骅校长接事后,见前任校长张乃燕发起建筑的大礼堂早已停工。于是用国民会议的名义,请求中央拨款五十一万银元,由建筑系教授卢毓骏负责主持,于民国二十年(1931)四月底完工,当时在南京是最新颖庄严雄伟的建筑,前廊有爱奥尼克式的列柱和三角顶,堂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圆顶,顶高三十四公尺,分三层可容两千七百余人,在众多校园中独具特色。涵义为全国最高学府,孕育人才的象征。礼堂两边是城墙垛子,表示我中央大学是建在六朝古都石头城内。

  校徽下端有数行水纹,表示学校设在长江之滨,学校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到南朝宋文帝时,雷次宗建立四学(玄、儒、文、史四学),已是国家的最高学府,一直延续到现在。

  松的精神

  台湾中央大学以“松”为精神象征,与交大、清华,并称“松、竹、梅──岁寒三友”。占地六十余公顷的校园中,苍松数量居全台之冠,是校园内最珍贵的资产,走进中大,绿草如茵,苍松成荫,在壮丽巍峨的校门衬托下,充份展现了泱泱学府的气度。

  松之四季长青,屹立挺拔精神,不断在中大延续,使得中大的校务发展蒸蒸日上,尤其南京母校历经一千四百多年淬炼的“六朝松”,更象征了中大历史源远流长,蜚声中外。

  院系设置

  文学院

  台湾中央大学

  中国文学系 英美语文学系

  法国语文学系

  哲学研究所

  艺术学研究所

  历史研究所

  学习与教学研究所

  理学院

  物理学系(生物物理研究所)

  数学系

  化学学系

  生命科学系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系(照明与显示科技研究所)

  统计研究所

  天文研究所

  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

  生物资讯与系统生物研究所

  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学系

  土木工程学系

  机械工程学系(光机电工程研究所、能源工程研究所)

  环境工程研究所

  营建管理研究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管理学院

  [管理学术研究中心(高阶主管EMBA硕士班)、管理学院电算中心、企业资源规划(ERP)中心]

  企业管理学系

  资讯管理学系

  财务金融学系

  经济学系

  产业经济研究所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工业管理研究所

  资讯电机学院

  电机工程学系

  资讯工程学系(软体工程研究所)

  通讯工程学系

  网路学习科技研究所

  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科学学系

  大气科学学系

  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

  太空科学研究所

  应用地质研究所

  水文与海洋科学研究所

  客家学院

  客家社会文化研究所

  客家语文研究所

  客家政治经济研究所

  法律与政府研究所

  客家政治经济与政策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

师生情况

师生比:1:11国际学生比例:1:8本科生数:7,274人 男女比:34:66在校学生数:1,050研究生数:11,072人

学术信息

1、斯克兰顿大学(美国斯克兰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cranton)连续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为北部十佳研究生学位大学,而其所在区域是这项调查最大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区域。

2、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毕业生们在毕业六个月内就找到了工作或成功深造。

3、在过去的里,《普林斯顿评论》一直将斯克兰顿大学列入美国最佳大学的行列。同时,大学还被其评选为2015年20大最佳运营大学之一。

护理,职业疗法,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化学科学,经济学,会计学,教育,人类学,电子商务,社会学,工商管理学,国际贸易

地理位置

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南部的帕拉阿图市,临近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硅谷,苹果、谷歌和惠普等企业的总部就在学校不远处。

院系设置

为学生们提供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以及博士学位,专业设置广泛,开设的主要专业包括:美洲研究、人类学、亚洲语言、生物科学、化学、古典文学、交流学、比较文学、戏剧、地球科学、亚洲研究、工程、经济学、英语、历史、国际关系、数学、音乐、哲学、心理学、宗教研究、象征系统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学、工程物理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系统工程 、产品设计、城市研究、建筑设计、数学及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能源资源工程、管理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力学工程、地质工程学与水文学等等

学校住宿

所有的斯坦福一年级生均需留校住宿,他们亦获得未来四年的宿位保证。

当中有89%的本科生获分配校园内的宿位。

根据斯坦福房屋分配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校方为这些住宿学生提供了80种的住宿形式,包括宿舍、合作社、联排式住宅、兄弟和姊妹会等。

本科申请
申请数据
  • 本科学生数:7,274人
  • 本科录取率:
  • 本科申请人数:10,114
  • 申请截止时间:3月1日;EA:11月15日
留学费用
  • 总花费:$59,594
  • 申请费:$90
  • 学费:$42,162
  • 住宿费:$14,264
  • 生活费:$4,260
研究生申请
申请数据
  • 研究生学生数:11,072人
  • 研究生录取率:6%
  • 研究生申请人数:38,828
  • 申请截止时间:9月9日-4月12日
留学费用
  • 总花费:$102,936-178,465
  • 申请费:$125-275
  • 学费:$54,315-129,700
  • 住宿费:$20,955
  • 生活费:$26,220
世界排名
QS USNEWS THE 上海交大
  • Q:如果把南大等九所原国立中央大学成员合并,会排华五之首吗?
  • A:视力有多种衡量方式,一项最新研究用视觉敏锐度这个指标来评估了约600种动物,结果发现视觉敏锐度最强的还是鹰等猛禽,但估计会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人的视觉敏锐度其实也很高,在动物世界中要算位居前列了。首先还是要说明下,视觉敏锐度只是衡量视力的一个指标。以人眼为例,在色彩辨别能力、昏暗光线下的识别能力等方面不及部分动物,比如在夜里的识别能力就不如老鼠,但人眼的视觉敏锐度却是老鼠的约60倍。视觉敏锐度是怎么测量的呢?就是在眼前放黑白相间的条纹,这些条纹越密集,看起来就越容易模糊,眼睛在每度视角内能够清晰辨认出的条纹数目,按每对黑白条纹为一个周期计算,就是视觉敏锐度的数值,单位是“周期每度”(cycles per degree),或者简称cpd。美国《生态学与进化趋势》(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上刊登的这项新研究说,对包括鸟类、昆虫、鱼类和一些哺乳动物在内的约600种动物进行了分析,根据对它们眼睛的解剖数据和它们的行为特点,给出了各种动物的视觉敏锐度数值,图示如下:可以看出,最顶端的就是老鹰了。研究显示,老鹰、秃鹫、猎隼等猛禽的视觉敏锐度可以达到140cpd。它们能在高空飞行时发现地面上的小老鼠等猎物,靠的就是这个能力。而人类其实很靠上了,人类的视觉敏锐度在60cpd左右,猩猩等灵长类近亲也差不多。在这张图上列出的动物中,其实就仅次于老鹰等猛禽了。许多动物的视觉敏锐度都赶不上人类,图上的10cpd这条线以下,有很多动物,包括一些小鸟、鱼类、昆虫及一些哺乳动物等。比如老鼠虽然晚上行动厉害,但它的视觉敏锐度只有1cpd,就在1那条线那里可以找到它。实际上,在一些地方的眼科标准中,视觉敏锐度低于10cpd,就可以被判定是盲人了。像下面这张图,左上角是人眼看到的,然后依次是猫、金鱼、老鼠、苍蝇、蚊子所看到的。人眼要是只能看到后面几张的景象,确实要算盲人了。那些动物之所以在视觉敏锐度如此低的情况下还能生活,靠的是在视力的其他方面,以及嗅觉、触觉等其他感官方面的相应能力。我们人类的动画片中,经常羡慕老鹰的视力,希望有“鹰的眼睛”,可看看那么多动物的视觉敏锐度,能有个“人的眼睛”其实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 Q: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谁才是原来亚洲第一的国立中央大学?
  • A: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一条——考科举,做官老爷。能不能做成官老爷,那就要看你有没有本事通过科举考试了。科举制度的缘起和发展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式微于元朝,辉煌于明清,结束于清朝。从隋朝公元605年持续到到清朝公元1905年,主宰了1300多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命运。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样,科举考试也是一座独木桥。相对而言,通过了科举考试就能够有官老爷可做,其实惠和难度自然非今日之高考可比,也许比今天的博士考试还要难。在没有科举制度以前,朝廷是怎么选派官员的呢?隋朝以前,汉朝采用的是“察举选官制度”,就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因为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因此产生了很多弊端。比如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品德和才华,却很有可能因为和推荐者的关系而得到任用。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由于缺少背景,往往隐居乡野,郁郁不得志。由于找不到一种更加合理和公平的官员选拔方式,荐官制度一直持续到魏晋时期,演变成九品中正制,就是把官员划分为九个等级,分别由地方或者不同部门推荐人选。杨坚建立隋朝,统一中国,到了隋炀帝杨广,公元587年敕令全国州府“岁贡三人”,应考“秀才”,这就是科举制度的雏形,后来增设“进士”和“明经”两项名目,沿袭千年。相对于把隋朝给弄灭亡了,隋炀帝首创的科举制度对封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就像今日之高考一样,科举制度自然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弊端,但是因为它是在一定标准下实施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合理,所以历朝历代,虽然皇帝换了,朝代换了,但是科举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柄利器。通过科举考试能做什么官?科举制度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宋朝,几乎已经接近于完善。一系列的考场规则出台,而且官方出版教材,确定一定范围内的考试范畴。为了防止作弊,还发明了试卷糊名和锁院制度。有宋以来,科举制度一般上分为四级考试,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不同级别的考试,即获得不同级别的头衔,即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一、初阶:秀才按照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凡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在取得院试取得秀才资格前,都统一称为童生。古代没有毕业的说法,什么时候考中了秀才,什么时候摘掉童生的帽子。有的人,可能到了六七十岁,还是个童生。要考秀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考秀才需要经过三重考试,就是到县里、府里还有省里的提督学政(相当于现在的省级教育厅厅长)三个地方参加考试,只有这三场考试都过了,才具备秀才的资格。秀才录取率30%左右,也没有那么容易。在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秀才虽然不是一个官,但是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连妻子都被人尊称为“秀才娘子”。秀才见官,也不用像普通老百姓一样下跪,做揖就可以了。因为秀才已经有了功名,具备了成为官员的潜力。二、中阶:举人秀才只是取得入县、府学校学习,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但是却可以免除差徭。考完了秀才,就要考举人了。在政府指定专门的学校学习之后,就可以参加地方州府主持的考试,取得“举人”的头衔。举人在地方上,尤其受人尊敬。考中举人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可以被人尊称为老爷了。一些举人会受到王宫大臣的赏识,收归门下,逐渐走入仕途。举人相当于今天省级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为领导干部或后备干部。举人如果不再参加考试,可以被授予县府教宜、主簿一类的末流佐官,也有担任知县主官的,但是很少。在地方上,学历最高的就是举人。考中举人,即使是不做官也是一县名流,几乎能够与县令平起平坐。三、高阶:贡士中举之后,接下来就是参加朝廷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了。会试是又朝廷礼部,也就是国家人事部门主持的官员选拔考试,在京城内的贡院举行,考试内容更加全面和完善,考试规定也更加繁琐和严格。通过会试,就能够取得贡士头衔,几乎等同于进入了官场。会试相当于今天的博士毕业考试,难度之大,录取率之低,只有5%左右。全国各地,一年录取的人数少的时候不到一百个人,多的时候也只有三四百人。因为会试是在为国家挑选治理朝政的官员,全国官员只有几万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空缺,因此会试的录取人数就少很多。贡士其实已经是预备官员了,但是还是需要再参加一场考试,也就是所谓的殿试。四、超阶:进士通过会试,一个月之后,所有取得贡士头衔的人都要参加最后一场考试,也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段位,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后。殿试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发明,目的是为了对贡士的知识水平进行再次确认,预防那些只是在一场考试中发挥超常,或者通过营私舞弊取得贡士资格的人,在进入官场带来不良的影响。殿试的录取率是100%的,只要参加了殿试,就一定能通过,取得“进士”的资格。但是进士却分为三甲,第一甲的叫“进士及第”,只有三个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的叫“进士出身”,大概百十来人,算是正式录取的人,能力水平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第三甲的叫“赐同进士出身”,相当于一个安慰奖,就是说你水平不行,但是能够通过前面的考试也不容易,给你给“像进士一样”的头衔。通过殿试,就可以回家等待朝廷礼部安排职位了。进士,就等于是正经的官老爷了。第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考试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职。唐宋时期,科举制度还相对灵活,考试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诗词歌赋和策论,到了明清时期,统治者出于思想控制的需要发展出了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就出现了畸形演变,虽然还是读书做官的唯一途径,却对读书人毒害得不轻。任何制度都有其局限性,比如今天的高考,应试教育同样也对学生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响。作者:博文END.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 Q:国立中央大学被拆分成多少学校?
  • A:个人认为西北大学好于西南大学。从学科建设上看:西北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24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5个(含培育1个 不含一级重点学科覆盖)双一流建设学科 1个第四类学科评估 A+ 1个 A- 1个 B+ 5个 B 9个。西南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2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0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5个(含培育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1个第四类学科评估 A+ A 0个 A- 3个 B+ 5个 B 10个。在学科对比上,西北大学和西南大学数字上大体差不多,但是西北大学有地质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考古学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质量上明显高于西南大学。再不要说冷门,西南大学排名靠前的心理学、教育学、水产学也都是冷的不要不要的。从师资力量上看:西北大学: 院士 4人(全职)杰青 11人 优青 9人万人计划 16人西南大学: 院士2人(全职)杰青 2人 其他数据不明。要知道西南大学在校人数超过五万人,西北大学在校人数两万多人,所以师资方面西北大学完胜。西北大学作为陕西本土高校之源,分出去很多院系从未合并,而西南大学是原西南师大和西南农大合并而来。西南大学虽然是部属,但胜在体量庞大,真正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都不如省属的西北大学。
  • Q:如何评价西南联大和国立中央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 A:作为西工大的一名大一菜鸡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给你回答。 去年入学时有同学就表示 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亲戚问考到哪了 同学说西北工业大学 内亲戚就说还不错 起码是个二本还要加油什么什么的 … 还有人问 西北那啊?新疆 甘肃?… 其实我们学校还是很厉害的,具体多厉害我自己也不清楚 毕竟涉密的东西现在也接触不到 放在明面上的就是 歼20的总设计师是我们学校毕业的 运20的总设计师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 他们俩还是同一个班的同学 。另外上次大阅兵的时候所有的无人机方阵展示的无人机都是我们学校研制的。 有个3D打印的什么什么奖 我们学校的附属公司获得国内唯一金奖。至于为什么珠江三角洲没什么西工大毕业的人,这倒容易解释 我们学校毕业生就业大部分到国企军工方面 研究所什么的 哪那边也不多。参考西工大现象 两院院士曾经组织过一个调查组,发现了一个“西工大现象”,说的就是西北工业大学,认为西北工业大学培养的学生和他们的工作成就,远远超过了学校所在的地域、条件、环境所给予他的,远远超过一般人所预期的。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遍布海陆空。在当今中国三航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西工大校友领军人才辈出,一大批西工大学子勇立潮头、追求卓越、大放异彩,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蔚然形成令人瞩目、令人探究的“西工大现象”航空领域 据中航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门2011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三大所(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三大厂(西飞、成飞、沈飞)担任总师(副总师)、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特级专家、党政领导及国家三大奖获得者中,西工大校友占60%以上。在中国航天领域,一批西工大校友成为领军人物。从早年的“航天三少帅”(其中的两帅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再到“中国航天液体动力掌门人”谭永华……一大批西工大的杰出校友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为例,其重大型号总师中西工大校友占44%,国家两大奖获得者中西工大校友占45%。同时,西工大也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任务,是被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表彰的“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在中国的船舶和水中兵器领域的领军人物队列中,同样活跃着一批西工大的精英校友。从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声纳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5研究所原所长和总工程师刘孟庵,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副总经理钱建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办公厅主任刘郑国……英才辈出,不胜枚举。同时,由西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远良担任总师,成功研制两型吊放声纳;由西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担任总师的某型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水下航行器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军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御提供了重要保障。
  • Q:为什么国立中央大学知名度比较低?
  • A:儿童安全座椅有哪些牌子?儿童安全座椅哪个牌子好?什么牌子的儿童安全座椅最好?下面,中国品牌网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那些口碑最好、最受欢迎的儿童安全座椅品牌排名。www.chinapp.com 中国品牌网1、斯迪姆儿童安全座椅2、宝得适儿童安全座椅3、MAXI- COSI儿童安全座椅4、康贝combi儿童安全座椅5、志高儿童安全座椅6、阿普丽佳儿童安全座椅7、瑞卡罗儿童安全座椅8、协和concord儿童安全座椅9、JANE儿童安全座椅10、Stokke儿童安全座椅来源 中国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up